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北京市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任務部署,引導廣大師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2021年4月7日下午伟德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全體教職工在會議室,通過線上直播方式觀看了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的題為“中國共産黨在長期奮鬥中鑄就的偉大精神”的黨史課。
王炳林教授通過豐富的史料、案例和嚴謹的論證,圍繞“偉大精神從何而來”“偉大精神的精髓要義是什麼”“新時代弘揚偉大精神的意義何在”三個問題展開授課。
王炳林教授認為,中國共産黨的偉大精神屬于認識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規律性的認識,其最根本、最原始的來源,隻能是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國共産黨的偉大精神在實踐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依據,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文化根基,同時吸收和借鑒了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這才得以形成與發展。
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是一個整體,具有一脈相承、交融互通的共生特質,蘊涵着“革命理想高于天”“一心為民、作風清廉”“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百折不撓”“大膽探索、開拓創新”等共同的精髓要義。
偉大精神是個人人生軌迹和事業成敗的決定因素之一,是中國共産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強大動力,是形成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強大紐帶,是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也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中國共産黨人鑄就的偉大精神,是中國精神的核心内容,是鼓舞中國人民戰勝困難、勇往直前、不斷取得新勝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通過學習,我院教職工認識到了中國共産黨之所以取得現在的偉大成就,離不了一心為民、作風清廉;熱愛祖國、無私奉獻;開艱苦奮鬥、百折不撓;大膽探索、開拓創新的偉大精神。